本周记事
芳周一顺利通过了科一考试。周六科二VR上机练习一天,晚饭因为金针菇的做法和芳发生了口角。周日上午带贝贝去看牙换药,周日下午带贝贝和芳到外面散步,解开了两天的闷闷不乐。老妈这周开始感觉有些眼睛干涩,点了眼药水。
这周主要是是报告图纸装订和送专家,周三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开班。穿插了渡槽计算院外咨询。
平等心体悟
1、引子
今日工作时间体悟到,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主观看待事情的态度有关。
认为不要将事情看太重,不要仰视或敬重要做的事。甚至对其加以轻视,甚至厌弃,反而有利于事情的顺利及时推进。对于修行,同样适用。破除对佛的仰视与崇拜,正是修行需要破除的第一魔障。
锤子便签抄录如下:
如何理解,敬重的事情做不好
无论是渡槽计算;管道设计技施图;注册考试;写书;写论文……
以上长久以来想做而未能做好的事,无一不是自己特别看重的事,无一不是在心中给以一定位置,恭敬的将其放在高处无一不是难以实际执行的。
2、为什么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却做不好?
原因是面对要做的重要事,自己认为自己配不上做她,自己将事情和自己的角色(当前心理状态),放到了高低不平等的两个位置。由此,自己总是想到达一种完美的好的状态后才能开始做。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时间,自己认为自己都不能达到做事需要的状态。长此以往,渐渐不再相信自己能够准备好做,渐渐升起做事自卑,没有信心将事做好。
现实情况下,我们面对领导安排的工作,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面对上班通勤坐车,早起……一切每天在做的事,每天都顺利完成的事。我们做这些日常的繁琐事,没有什么敬重或仰视的压力,也不会纠结自己是否准备好了起床,是否准备好了写作业,是否准备好了做什么事,也根部不.会自我怀疑。我们只是平淡地将工作生活中,每天做的事勘测必须解决掉的事,甚至是厌弃不耐烦的事。
注意对比来看,去除对事情的崇敬负担,将事情与自我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才是真正做事的关键。
3、修行为例
修行也是如此,去除对释迦牟尼佛的崇拜,平等相待。由此才能没有自卑感,才能开始踏实打坐修行。见2022年4月24日博客:对佛学认识去神秘化,是修证佛法的开始。正如《金刚经》第一品所讲,是为平等心。
释迦牟尼佛开悟时讲:“原来时间众生,原本皆是佛,毫无差别”。这正是彻彻底底的平等心啊。
对于人生在世的所有事,无论好坏,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病痛多么严重,始终保持平等觉知心,这显然不容易。我么必然会贪恋好事,厌弃贫穷,对病痛生出恐惧。从而总是迷失本心的安定。为何?
因为我们丢失了平等心,分别就生出了好和坏、贫穷和富贵、舒适和病痛等一切认知和评价。一切分别本是平等无二的。
事实证明,平等心是我们做事成败的关键。
所谓佛和道;所谓知行合一;所谓明心见性……皆是平等心。所谓允执厥中;所谓中道;所谓中庸,皆不过是平等心。将一切人、物、事,一切内在觉受,一切外在世事,统统平等视之,正是平等心。
佛法所讲的一切皆在去除分别,平等一切觉受,《法华经》讲众生皆是佛,正是平等心。平等心是做一切事的基础和前提。平等心就是本心自性,是定和慧安住的地方。
《百年虚云》电视剧有一个场景,几位和尚着虚云长老帮助重建寺院,虚云长老立即放下手头的事,回屋收拾行李,马上一同动身出发。长老是何等的自由自在。老和尚随时可以适应任何事物,行走坐卧,一切事都和天大的事业一样平等重要,一切皆是平等无二的。
极致的平等心,破除一切分别执着,破除一切恐惧邪恶,光辉四射,力量无边。
4、平等心运用
何为分别:分别是丢弃平等心,趋利避害,与觉受中作取舍。
何为放下:即停止心中因有认知和执着,消灭即成的着相,将心回归平等的觉受状态。
何为无为:即去除主观的意志(分别心)。
何为执着:值守事物一端,丢掉了事物的平等认知,陷入主观偏见中。
……。
参考文献
1、 2022-2-4第5周神经联系记录 ;
2、 2022-2-15破除我相 ;
3、 2022-4-24第16周得法:佛法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