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疑情
关于精神主导权的争论,是佛法的核心要义。
正常人的正常意识状态下,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坚固而清晰,丝毫不作怀疑的自我意识存在。我们坚信个人意识是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
但佛偏偏要说,我们所看到的、觉知到的所谓“我”,不过是坚固妄想,对镜生心。一切皆是幻相,是虚妄不实的。而且我们清晰笃定的自我意识,是迷失真我之后,对境流转,所由此幻化出来的完全被动的假我。是将真我束缚于方寸肉身之内,假作真我。佛将我们对境生心所有感知,由感知而生出的行为,统称作缘起性空。也就是真心随境流转,随应妄缘,处处化生妄心我执,以此为实。
我们人活一世,阅尽人间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无尽滋味,似乎并无不妥之处。
但佛说:人生在世一切皆苦。
苦在何处?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诸多明明是人间极喜乐的事,为何也说是苦?
佛说:成住坏空,说这些好的,喜乐的事,是不长久的,终会消失的,所以是苦。
这还是不足以使人信服。因为短暂的乐也是乐。何必要说成苦呢?佛的说法似乎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
佛的真正意思是,人生在世无论苦乐,皆因缘起,所谓缘无论内外,皆是被动的,皆是对境生心,心由境引发而无限轮转。而非由心主导。也就是说,真心被“缘”困在了重重现象之中,无尽流转,不得解脱,正因为我从无始以来就已经丢掉了对真心的主导权,所以从生下来以后,自己所坚固执着的我相,不过是缘起的妄想我相。
真正的苦,是不识真心,认妄为真,这才是苦的根本。
所以人生皆苦,苦的根本在于,我们迷失真心之后,对境攀缘,皆是身不由己的,我们把握不了真心所在,我们所坚持的我相,也是心随缘起而幻化的虚假相,也是不实的。既然我相之诞生,就是由于心随缘起、随境转而迷失真我,而对境生出来的,是不自主的,是不稳定的,是会对境流转变化无常的。因此,这一妄想我执所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虚妄而变化的。
所以佛说,大千世界皆是由心生出来的。此言真实不虚。缘是生灭法,是无常生死的根本,缘是人生之苦的根本所在。正因为缘之变化无常,使得人心奔波流转无有停息,所以佛说人生皆苦,皆是认妄为真,落入生死轮回。
自然由此引出佛法的核心要义,就是找回迷失的真心。以本文的论点来说,即是找回精神原本的独立自主的主导权。不再放任真心任随境转。不再放任真心随缘流亡。将真心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找到真心,心自主不失,不随境流转,就实现了佛所说的得大自在。
领会佛法
需要认识到,一切缘起,皆是不自主真心之化现。所以说妄想攀缘也是真心所现。只不过是不自知,不自主,被动的真心。所以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由此得出,我们修习佛法,是入世修行,而非脱离逃离世间而独得清净。因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妄想执着本是真心,真心的关照只能从妄想执着关照而来,体用不分。
此外,修证佛法的最大阻碍,就是和境缘争夺对真心的主导权。这需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稍不留心,一丝的怀疑和软弱都会使我们在强大而繁复的缘境面前丢盔弃甲,举手投降。所以我们需时刻警惕,努力精进,不给境缘流转丝毫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