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昨天在听虚云老和尚开示过程中,偶然听到打坐过程中,过于关注头脑会导致口臭、眼屎多、头脑昏沉等症状。究其原因,我认为是长时间将气汇集到头脑上。导致头部器官整体虚火过于旺盛,而生出重重不适来。由此,关照自身长期焦虑的精神状态,本质上正是把气长时间汇聚于大脑。因此,自己才会很容易体会到类似于修行不当的身体感觉,比如很容易会发生口腔溃疡等。
道家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就是遇事要沉得住气。沉气的方法可以是将意识关注黄庭、丹田,或者身体的任意位置。这一点与黄庭禅的站桩的说法和效果是一致的。无论坐卧,始终将气游走在人的全身上下,达到人体气的流畅运转。
关于气的运转,可以想到太极拳,打拳的过程,就是用意识将气,在全身上下,随着肢体的运动而自然流转。而从佛法修行的参禅过程中内心的管理来说。所谓一念不生,等同于气的感知遍布全身,遍布身体周边的环境,遍布整个大千世界……
儒家心学
将气遍布四野周遭,与环境中的一切同在,唯独不将气停留在人的头脑当中,如此自然就是一念不生。换句话说,每一丝心念的生灭,本质上是气在人的头脑当中的运作流转。一念不生的关键就是气不持续停驻大脑,而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一点上和阳明心学的内涵是一致的。
佛学阐述
一念不生,自然观照空性自在;
一念不生,自然无法生出任何分别心;
一念不生,自然任何有漏烦恼均无从生灭;
一念不生,自然心地清净,了无一物;
一念不生,自然如如不同,绵绵密密,气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
综上,修行时对气的流转觉照,正是修行入门的方便法门。需要注意的是,气本身也是空性自在本体,也非实像。因此对气的观照,最终也应该忘却。
参考文献
1、《虚云老和尚开示》
2、《传习录》
3、道家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