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流水
初七上班第一天,总结了去年后半年,自己工作环境和内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在原因,提出了心之内外事务的“习惯性贴是非标签”的问题。
初八接到了主支交叉图的新任务,以及准备下工地的出差通知。初九,工作时间研究了一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相关的论文,并下载打印了一份有可操作性的论文。初十是周末,和芳一起带贝贝打了预防针,之后去红会医院检查,又到翠湖走一遭。
是非标签
内在环境方面是非标签:过去一年,我一直想要备考注册岩土、想要发论文、又想着坚持跑步、又想兼顾BIM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这些事都没有做好,而自己也并未因此而轻松多少,反而每日承受着是非对错的自责批评情绪的折磨,导致身体健康状况退化了很多,两鬓发际线升高,白发增多……。
外在环境方面是非标签:长期有感于工作环境中,拖拉成风、政治习气浓重,主观上适应不了,也不愿意适应;有意见无处说,也无法改变;长期积累哀怨愁气,耗费精神,无法专注于本职工作,恶性循环导致心情压抑,工作状态紧张。
综合分析总结如下:
1 | 一、立志于内心,汇聚专注,涨养精神,秉持“吾性自足,不因外界是非对错或利害得失而动摇心志; |
情绪管理悖论
面对情绪发生的时候,时常觉察着情绪的发生演绎,纵情地按照情绪的指引不停的玩手机、看视频、看黄色小说或电影消遣,直到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了才肯罢休,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心中默念“吾性自足”、“知行合一”、“事上练”、“致良知”、“明心见性”……,统统不起作用。
心学一直教导我:体悟人的天性自在,诚意感知天性,使良知光明;既然良知会自然发生,那我保持情绪觉察,然后什么都不做,到了一定的时间,良知自然就好显现出来,不是这样么?如果用意志力,强行终止情绪的发生,不仅很难做到,做到了又无法长久保持,且做的过程中很累。以往的生命经验早就使我认识到,用意志力控制情绪总是有始无终,心中早已对情绪发生产出了畏惧。——如此,面对就产生了管理上的悖论,一方面,经验表明意志力控制不了情绪发生;另一方面,主动觉察放任情绪发生过程,又等不来心的自然安宁。面对内心情绪,管她也不是,不管她也不是,出现了所谓“情绪管理悖论”。
分析原因认为:情绪的自然发生、良知的自然显现,两者都是性的显现方式,都是天性自在的;两者看起来太过于相像,以至于无法区分清楚,进而在心之发动处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恰到好处地格除私欲,恢复良知?显然是困难的。
一、儒家老祖宗对此的回答乃是“中庸之道”,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人性之私欲与良知的争斗,是伴随人的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我们能做的无非是,面对世事无常,在即时的情绪发生前后,始终对情绪觉察掌控得恰到好处,即实现情绪的中和状态,也即是“允执厥中”。做到了,就是圣人。
二、按照我的理解,中庸之道,本质上是情绪的过程控制。就是在情绪发生之前、发生过程、发生之后,整个过程时刻都处在自我觉察的监控之下,内心对情绪的发生演绎过程始终收放自如。显然这不是一时能够驾驭了的。
三、对于普通人可以立即去做的事,就是每日规律地冥想打坐,每天都刷新自己对“未发之中”的感知体会,每天结束了觉察并记录当天自己的情绪事件,分析自己对中庸之道的体用状态。长此以往,直到不需要冥想和打坐,随时随地、在任何情景、任务事情发展过程中,都可以即时进入到“未发之中”的觉知状态。
四、事上炼的实操法门:
1 | 张庆祥老师讲的:“宽两秒,心自在”; |
遗忘曲线
学习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下载了相关的学术文献。读到了一篇英语单词记忆方面的论文,作者提出了规律复习的阶梯表格,简单可行。在岩土学习、英语学习、以及一切需要记忆的知识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尝试实践该方法。
参考文献
1、2021年第一周日记;
2、《传习录》王阳明;
3、张庆祥讲中庸首章;
4、《幸福快乐地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