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周二神经联系活动记录摘录
1 | 自言自语 |
1 | 对机体的“柔性”效率的理解 |
综上,昨日所记的锤子便签的核心在于“觉察”的能力。我们的大脑的活着的每一刻都在以光电级别的速度效率运(行)作着。即“行”始终在发生,从意识的丝丝细微活动处,控制着主体每一个细微的举手投足动作,展现在一颦一笑之间。所以“知行合一”的本质内涵在于“知”(即对意识的每一细微处的觉察),而不在于“行”。
觉察是驾驭意识行动导向的前提。没有觉察,知行合一将知识地球活动的天然物理原理所控制。而觉察之下,这五尺肉身才诞生出了那个“我”,进而由我来主导知与行的合一。
例如:音乐家,可以“听”出乐曲演奏的优劣;极限运动者,可以“感觉”到动作的细微差异。舞蹈演员,可以觉察到每一个细微动作的体验;记忆力,本质是空间及序列的细微觉察;一切能力与智慧均源于敏锐的向内觉察。
觉察的敏锐度,是可以练习的。这是天才的必由之路。写作神经联系记录,就是强化觉察敏感度的重要一环。需要不断地细化、细化、……,划分不同的领域和专业。
5.3 周三神经联系活动记录摘录
1 | 设计工作的核心:通过理论技术手段,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以及与地理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工程。 |
5.4 周四神经联系活动记录摘录
1 | 认知理论比喻:立标、挂线、织毛衣 |
华山论剑三哥所说的重复做题记忆公式,本质上就是通过知行合一活动来立标(公式对应的神经联系细胞成长发育成熟)
1 | 广义知行合一 |
举例子:习惯于看手机;习惯于看书;习惯于玩游戏;习惯于走路外八字;习惯于晚睡;习惯于一种说话方式;……任何一种被自己所重复做/习惯做的事(行为),本质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状态。——(广义知行合一)
而学习是知行合一的特殊状态。或是知行的新模式诞生的活水源头。可以为主体升级/添加新的知行内容和生命形态。——(狭义知行合一)
5.5 周五神经联系活动记录摘录
1 | 生物体的功能切换启动的时间单位解读。 |
注:
写作该便签时,正在走路回家,刚入小区门口。当时想表达人体认知,能力习得。或是一个习惯的养成,客观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或开启。
1.有别于我们对机器运作机理的认识,即点下按钮,机器会马上启动。
2.人体是生命机理,技能或习惯本质上是一套确定的神经联系活动及相应的一组肌肉活动。而神经联系的形成,即神经细胞的生长需要“外界”足够多的刺激,以及足够的时间。肌肉纤维的生长同样需要时间。
3.综合以上认识,应认识到到:学习的过程性、重复性、以及生长特性。为生物体的启动提供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
4.基于以上机理,相比机器,人体的能力习惯习得虽然看似慢。但其可能性则完全不可限量。也就是说,人可以习得无线种可能的技能,只是需要一点习得时间。相反,机器的功能相对则是死的。
5.我们将视野放大,时间拉长。可以看到,人本身就是诞生于对地球长期的自然环境的不断适应之下的。所以,人体本质的天赋,在于对环境的无限可能的主动适应能力。(只是适应的生化过程,有别于电脑开机或洗车的启动钥匙。)而非具体的某种能力。
5.6 周六神经联系活动记录摘录
1 | 有关对老妈思想和生活的视图干涉冲动 |
总结:
总体而言,本周思想感悟的核心是提出了“广义知行合一”和“狭义知行合一”。后者是我们通常所希望关注的方面。但是一般情况下,对于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为导向的干预,会直接扼杀和中断知行合一的自然生长过程。因而,去除目的导向和是非判断的干扰之后,所顿悟的“广义知行合一”概念,才是知行合一的根本涵义所在。基于广义知行合一的基本概念,我们就可以轻松的理解“狭义知行合一”。进而掌控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并努力学习。
此外,着眼人体大脑和肌肉的生物机理,来阐述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过程中,身体自然发生变化的真实过程。这可以指导我们在新知识技能学习的开始,能够自然调整好自己的过于急迫、敏感、焦虑的情绪状态(情商新解)。自然地实践和等待生命认知成长奇迹的发生。
支撑**[广义知行合一]、[狭义知行合一]、[人体大脑和肌肉的生物机理],三大理论在知行实践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唯一一力量,总是源自不断深化的“向内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