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思考本身的结论
对于一个成年人,如何面对并熟练掌控一个成熟的大脑,是我今天要讨论的主题,而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幸福快乐地过好这一生。我的结论是:成人的一切烦恼皆源自思考本身。彻底解决一切烦恼的唯一办法为——即停止关于烦恼本身的一切思考。
打个比方,正在烦恼就好比是掉沟里了,经常烦恼就是经常掉沟里,习惯了掉沟里。沟,指的就是我们大脑已经成熟建构起来的一套确定的神经联系通路。这些神经通路并非认识世界的真理,只不过是鲁迅先生所言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即这些神经联系是偶然选择形成的。我们已经熟悉的神经联系通路,不过是千万种可能的神经联系通路当中,我们恰好选择建构出的一种可能而已。对于大脑而言,自己一切的习以为常的习惯(行为背后的思考方式,本质上是对应的特定神经联系通路),不过是自己的一种偶然选择而已。所以:
总是烦恼,是习惯了让思维滑入烦恼的神经联系(掉沟里);
总是自卑,是习惯了让思维滑入自卑的神经联系(掉沟里);
总是焦虑,是习惯了让思维滑入焦虑的神经联系(掉沟里);
总是失眠,是习惯了让思维滑入不同的神经联系(掉沟里),无法停止;
总是拖沓,是习惯了让思维滑入拖沓的神经联系(掉沟里);
总是犯相同的错误,是习惯了让思维滑入相同错误的神经联系(掉沟里);
……
综上,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每个人身上所特有的思维习惯,或特定思维习惯所控制的行为习惯。本质上,都是由与其对应的神经联系所决定的。任何神经联系的被构建都不是必须的,也无所谓是非对错,本质上仅仅是个人的精神控制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在没有哲学思考练习或科学研究支撑的前提下,个人对神经联系的构建过程通常总是无意识的。这种情况下,主观地想要对自己的意识或行为加以控制,结果往往只能是陷入一堆主观情绪体验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所以,希望通过逻辑思辨,来获得对自己的超然的认识,这种方法本身就是行不通的。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思考本身不过就是烦恼和情绪本身的一部分表现形式。——即针对某种坏习惯的神经通路的向内反思(主观思维实践),所构建出来的一组与该坏习惯相关的新的神经通路。
而,从习惯本身就是偶然被构建形成的特定神经联系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轻松得出:停止关于烦恼本身的一切思考。是获得自我救赎的唯一良药。事实上,大脑的运行机制,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的多。但是如何驾驭大脑的这种简单,构建出个人成长的整个繁华世界,这才是大脑真正的神秘所在。
二、神经联系成长的感知觉醒
能够细微觉察到一种行为能力(如:三球抛接杂耍)或思维能力(如:数学思维)所对应的神经联系的内部结构;或者是在练习某种技能过程中,主观能够觉察到该技能所对应的神经联系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神经联系成长的感知觉醒。才是真正学习的本质所在。
比如:
舞蹈老师教学,编程老师教学,视频编辑教学,其他专业技能教学;……任何技能教学老师,其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对某种成熟技能所对应的神经联系的主观描述和向他人传达。——教学活动本身依托于对自身的神经联系的觉醒体验。
如:学习架子鼓、钢琴、吉他等乐器的演奏;学习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学习素描画、油画、故事插画;……一切技能的学习,本质上对该能力所对应的神经联系的状态,能够有清楚的主观觉察,并不断调整优化。
实践反馈,是神经联系成长感知觉醒的最明显标志。借助神经联系所导致的外界结果反馈,分析相对应的神经联系,并加以纠正。这是高效学习的基本形态。
综上,当我们处在神经联系成长的感知觉醒状态下。无论是自己学习任何技能,还是教给他人任何的技能,都将是充满挑战、收获和快乐的过程。这是学习本该有的样子。
三、神经联系成长日记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活着的每一刻的举手投足,实际上都是在运行已有的神经联系或构建新的神经联系,可以说——“我们活着的每一刻实际上都是在学习”。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对活着的每一天保持:“神经联系成长的觉醒”。
具体来说就是:
- 每天抽时间回顾刚刚过去一天的主观神经联系体验,最好以日记的形式加以记录;
- 为要学习的技能,设立一个专门的神经联系成长记录本,用于记录在学习过程当中,随时记录自己学习过程当中的心得体会(即特定神经联系的成长变化监测记录);
- 每天抽一段时间用于冥想。冥想不是为了构建神经联系,纯粹是为了休息,像睡眠一样,是为了恢复自己的精神和体力;
学习清单:
专业 | 兴趣 | 语言 | 生活 |
---|---|---|---|
Dynamo等BIM应用 | Python编程 | 日语听说读写 | 音乐、绘画 |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 | 视频拍摄和编辑 | 英语听说读写 | 阅读习惯 |
注册水工结构考试 | 电路电子技术 | 韩语听说读写 | 烹饪和裁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