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记忆说起
记 和 忆,本质是两个体验过程;
从记忆的效果来看,除了 回忆 我们没有任何的检测方法。
记:其直接的信息媒介——是真实的外界环境;
忆:其脑中信息媒介——尽可能逼真的意识模拟环境;
所以,记 和 忆 的区别在于外界环境的真假,
- ——记:对应于真实环境
- ——忆:对应于意识模拟的假环境;
综上:所谓的记忆能力,实际上是对外界场景的意识模拟能力,最好能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二、环境中的主体
一般情况下,环境同主体都是稳定相互适应的。
环境相对的稳定不变性,导致主体的主观体验的稳定性——或者说是适应于环境的惰性。
三、认知创新型主体与环境关系
认知创新型主体:将意识虚拟建构的环境,变成真实的环境的能力。
- 1、客观环境给予主体以一定的诱发或启示;
- 2、主体虚拟建构一种理想的环境,并努力将其变为现实;
以上1、 和 2、的重复迭代,构成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轨迹。
四、特指知识学习行为
本质上,是尽可能丰富而客观地感知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整体环境。
- 借助知识工具,
- 建构对客观世界的知识模型,
- 从本质上认识世界,
- 进而改变世界;
零散碎片知识的载体:客观世界中的统一知识理论模型;
综上,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理论模型出发,统筹理解模型相关的每一部分碎片知识的意义——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