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的自省实践,使我认识到,意识的本质特征是:时刻都在“随遇而安”地发生变化,意识永远在,随着心理环境及外界环境的变化,永远在适应环境而发生着变化,变化是意识唯一的实质。
1、关于自律问题的自省与科学
在自我管理的问题上,意识天性的随时发生适应性变化特征,是有缺陷的。由“固定的意识“来约束变化中的意识环境,对于意识而言,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自律问题上,放弃永无止境的意识自省来管理意识,选择以科学为标准的实践约束制度,是实现真正“自律”的必由之路。
2、关于实践问题的自省与科学
实践本身,需要主体连续而意识目标明确的正确活动。
①认知活动
认知,本质是意识实践。在认知过程中“意识自省”与“意识实践”很容易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自卑、焦虑、自我否定,自负、骄傲、偏见、歧视……,精神活动中各种“左倾或右倾”错误,都会导致意识的惶惶不可终日。不能保持,持续“意识实践”,所必须的稳定意识状态。
所以,科学标准的“认知实践”的客观标尺,是去除精神迷障的照妖镜。
认知的脑科学实验依据
②社会实践
无需多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脑与意识》;
《社会教育学》视频课程对科学的诞生的介绍;
《激发无限潜能》中的NLP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