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第一性原理分析
意识的第一性假设:
- 意识的可塑造性是绝对的;
- 为形象理解意识的第一性,意识的可塑性与自然界的“水”极为相似;
第一章:借水的状态解释意识动静形态
1、静——水对容器的充填
我们拿一个瓶子,将水注入瓶子。我们可以看到水会以极自然顺从的方式,按照容器的空间形态将其充满。这一顺畅无比的过程,同我们自身的精神意识,对身体外界自然环境的瞬时捕捉和模拟适应的过程是一致的。
我认为:水与意识的这一相似性,并非偶然。因为我们的实体70%+都是由水组成的,因而从物理概念层面上来理解水与意识的普遍一致性,也是自然而合理的。
2、动——水对地形的适应
从流动的水来观察,可以发现,水会柔和地适应地形来运动。
意识活动,当处于特定的外界事物情景之中时,意识流动的适应性发展过程,与河流改道相同。
第二章:水坝挡水之理性意识
上面我们看到的是,意识活动自然的发展活动状态。
而个人,实际的通常情况下,意识的发展活动常态表现为,意识会处于两种乃至多种虚拟意识环境的冲突调解状态下。
一种是客观环境感知,即对外界客观环境的主观直接模拟,如下图我们看到的地形;
另一种是理想环境感知,即我们基于理想目标所主观模拟的意识全景,{这一环境,虽然内容各异,但本质都是脱离且区别于当下客观环境的}
而以上客观环境与理想环境的冲突,就像下图中的大坝。即意识的自由河流,无法沿着客观的自然地形流动。——我称之为意识蓄滞
意识蓄滞——直接的因素是当下的主观理性意识。理性意识所创建的模拟环境同当下客观环境的冲突,导致了当下意识活动的僵持————犹如大坝对水的作用。
第三章:意识与实践同步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否定当下的客观环境;
任何情况下都